清明假期第二天,民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 1364.22 万人次。这一数字彰显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与对传统习俗的坚守。在这一天,各地公墓、陵园等祭扫场所人头攒动,人们带着深深的敬意,献上鲜花、燃香烛,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尽管疫情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和祭扫方式,但现场祭扫的热情依然高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重情重义的传统美德,也让清明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在当下得以延续和传承。
4月5日是清明节假期第二天,民政部统计显示,4月5日全国祭扫人数较4日明显回落。
4月5日全国有6.29万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37.73万名工作人员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全天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1364.22万人次,较4日减少58.69%;疏导车辆326.51万台次,较4日减少56.48%。
其中,选择鲜花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群众881.12万人次,占现场祭扫总人数的64.59%;991个网络祭扫平台服务祭扫群众22.03万人次。全天各殡葬服务机构共安葬骨灰6887份,其中采取海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的有429份,占当日安葬总数的6.23%。截至目前,全国殡葬服务机构未发生突发安全事件,群众祭扫活动安全平稳有序。
6日是清明节假期最后一天,预计各地仍有不少群众出行祭扫。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及时关注当地天气变化和交通路况信息,自觉遵守当地祭扫要求,选择错峰出行和文明低碳祭扫,共同实现平安清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