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326 部大学生作品踊跃参与创作扶持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蓬勃创造力与激情。这些作品涵盖了各种领域和题材,从文学创作到艺术设计,从科技创新到社会调研,无不彰显着大学生们的独特视角和才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 5 部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现场路演。这 5 部作品将在现场向专业评委和观众展示,它们将成为大学生创作力量的代表,有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芒,为大学生创作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22日,记者从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有为”主题大学生创作扶持提案路演活动上获悉,经过两轮专家评审,5部大学生剧本、影视策划作品从全国326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本次现场提案路演活动。经现场专家评议后,表现优异的项目将进一步获得创作扶持。
大学生路演创意作品,现场聆听评委意见。记者 叶诚 摄
5部作品分别为东北师范大学的《白山镇》、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湖中来信》、上海交通大学的《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云南师范大学的《校园怪谈》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5部策划作品既有虚构类的,也有非虚构类的,温情、搞笑、玄幻轮番上演,风格各异,构思巧妙。作品中既有讲述水电站建设者投身中国水电事业的纪录片,也有虚构类父女情电影,还有大学生奇幻穿越下的成长救赎、小导演打造社区春晚继而找回人生方向的喜剧片、少年们在阿勒泰共同照顾雪兔时相互治愈的友谊故事。
作品凝结着大学生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思考。中国传媒大学大三学生曾希雅的路演创意作品《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出了她的心声:“现在很多年轻人被金钱名利地位这些外界条件束缚住了,成为评判年轻人有为无为的唯一标准,其实不应该这样的,我觉得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都是有为。”
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是大学生影视艺术作品的孵化平台,一些优秀创意策划在此破土而出。来自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张锦程已是第二次参加这个电视节,他说上一次参加时带来的《万仕大吉》于去年拿到电影备案,并且完成部分拍摄。这次他带来的《湖中来信》,属于聚焦父女情的电影策划,再次引起现场评委的关注与好评。
据悉,大学生创作扶持活动是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主体活动之一,影响力日益提升。从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1月24日,共有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326部大学生剧本、影视策划作品参与活动前期的创新创意文案征集。本次大学生创作扶持活动最佳作品名单,将于3月23日晚上在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闭幕式上揭晓。(记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