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市场展望
创始人
2025-05-09 09:41:13
0

五月市场展望:随着春季的延续,市场活力逐渐复苏。经济数据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消费市场将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等消费旺季,各类商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企业生产也在逐步恢复正常,供应链的稳定性将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全球经济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对市场带来一定波动。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数据和行业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把握五月市场中的投资机会。


之前说过,关税和联储是一段时间的交易核心,而时至今日,在五月的FOMC之后和美国选择英国作为第一个关税协议目标之后,对这两个问题有了更多的判断标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时候,去系统性地整理一下经济的数据和市场的情况。


之前我很多时候最烦的就是月初要给出经济的看法,美国的失业率是第一周的周五,中国的M2是第二周,所以现在我可以很自由在9号写五月市场展望,这确实让我非常开心。实际上我也建议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做法,很多时候1号真的不是一个写宏观报告最好的时候,它是惯例但不代表就是对的。


但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说几句我认为重要的题外话,这个世界存在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追求的价值观也可能不同。参差不齐是快乐的来源也是世界的常态。所以对错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很难界定,欧洲人会觉得在哈萨克修一个造纸厂污染当地的环境,而当地人觉得先把钱赚了再说环境问题。有些国家尊重自由,有些国家希望通过秩序获得发展,这都是存在的,之前在一个讲座上,我看到下面这张图:



意思是全球化是否是一个有助于世界的力量,我当时站出来说,我觉得这就是胡扯,这个题目里面的Globalization其实应该换成工业化,英国工业化时期女工一样,甚至年纪更轻,因为当时的平均年龄可能就30岁多一点。


所以对和错,随着时间推移,在国家,在公司,在个体上都会变化。加上文化的差异,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但有一点我觉得是人类的一个普世价值,就是我们反对恃强凌弱,以邻为壑。就像一个国家谋求发展可以是上杠杆,可以是多生,可以是发展科技,可以劫富济贫可以拉大贫富差距,每个选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很难说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掠夺和侵略其他国家,这应该是所有人都反对的。


这就像在一个公司里面,有些人爬上去靠的是业绩,当然,这个过程里面可能也会包括一些利益交换,一些情色交易,一些没有底线的跪舔。在过去我工作的时候,我对此其实看得很开,我不会去道德评价其他人,我觉得每一个选择都有自己的代价和好处,只要不违法,其实法无禁止皆可为。


这个世界并不是童话故事,但有一种情况是所有人都应该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如果公司里面有人爬上去靠的并不是更多的业绩,而是诋毁同事。一旦你看到这样的事情,我觉得第一时间就要站出来反对,因为这样做的坏处是没有的,如果你反对失败就赶快提桶跑路吧,这种公司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在二战中,很多美国年轻人因为入伍体检不合格而羞愧自杀,中国超过3000万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牺牲,苏联付出了一代人的代价,支持这些前人勇敢走向死亡,是保家卫国的决心。尤其对于苏联和中国来说,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输了和死了没区别。


而他们对面,德国在1943年之前源源不断把欧洲各地的物产运回德国,满足纳粹核心支持者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同时运会大量的战俘和外国居民作为强制劳工,德国工人很多时候不需要工作,只需要看着外国劳工7天12小时工作就可以拿到工资。这场战争对德国人来说一开始犹如一场愉快的郊游。日本在亚洲做的事情没有太多区别。一边是输了和死了没区别,一边是输了就要少吃几根香肠。


所以这个世界有很多价值观,但如果有一天,一群每天吃着香肠的人,为了多吃一根香肠,就去侵略一群只能啃黑面包的人,尝试掠夺他们最后一口面包。这种事情就是错的,在任何时代,在任何国家,在任何意识形态下都是错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就是错误的事情。


在我自己过去还在工作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但我最为自己骄傲的是,在我少数遇到尝试以邻为壑的人的时候,不管是我受伤还是我的同事受伤,我每一次都站出来为自己、为别人反抗。我的经验是,这些反抗有些成功有些失败,有些短期给我带来收益有些带来损失,但长期来看我的收获都远大于失去。我一点都不后悔,而且充满了快乐。



回到经济上。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经济的担忧在短期和长期,中期可能不差。


整体来说,美国经济数据的情况就是现状好于预期。




现状好有几个原因,按照传统的分析方法,财政没有紧缩,利率不具有限制性,关税带来不确定性但目前还在豁免期。所以先行指标没有很差。



财政一季度依然是扩张的,而且看起来二季度也没有收缩的意思,但下一个财年,按照最新的计划,这里面会有一些变化,具体来说如下所示:



很简单,Trump政府缩减财政支出的努力集中在非国防领域,包括Depar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NIH这些部门。而国防安全和国土安全成为新增资金的流向。


这个其实颇有Trump第一个任期的一些影子,在顺周期做逆周期的事情。但总结一下就是增加国防开支,降低非国防开支。


那么总的赤字率,在2026年的预期走势,按照CBO的说法是会降低一点。



这个降低并不主要依赖减少支出,更多是期待经济增速回暖。



所以其实一言蔽之,这届政府在DOGE逐渐远离权力中心之后,对于降低支出的诉求,小于他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诉求。一个经济增长对于增加收入,降低赤字非常重要。这里我想多说一句,不同世界的人,对于不同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但很多时候除非你真的有所经历,不然很难理解。


欧洲对于做基建,增加军费开支谋求经济增长这个事情,可以说非常PTSD。我之前问过欧洲的一个朋友,我说这事情真的那么可怕么?中国过去40年用基建逆周期,美国过去80年用国防逆周期,不都挺好么?当时那位法国朋友白眼一翻,看我就像看傻逼一样,我现在也理解了。


所以这就自然过渡到了联储上,我之前说过,在目前的局面下,现状不错,预期有问题,通胀没有回到目标值,失业率还有上升的空间。鹰派和鸽派的意思无非是你到底更看重通胀还是更看重失业率。


鲍威尔最新的看法是,他觉得现在经济还不错,联储等待的成本非常低,他可以等到真的有问题,无论是失业率有问题,还是经济硬数据有问题,还是市场有问题,再去快速降息。沃勒的看法无非是想提前行动一下。


所以联储目前的行动可能就是,如果经济一直没问题,失业率在4.5%以下,通胀在2%以上,它可以一直等下去。它不会因为软数据有问题就提前预防性降息。这点和Trump的思路有点出入,因为Trump其实更看重经济增长,在财政就这个样子做内部调整不能大幅扩张的时候,美国经济的燃料只有两个,一个是从外部收关税,收回来多少关税都是自己的财政空间,一个是降息。


这也是我在1-2年的维度上,并不看空美国经济的原因,我觉得它会有波折,但比起逢高空,逢低多更符合当下美国经济的情况,它的危机并不是近端而是远端,因为以邻为壑是一个我很讨厌的事情,但它也是最简单的发展经济方法,而鲍威尔的任期就到明年五月,今年十二月就会有新的人选呼声。


下一届联储主席大概率是鸽派的,所以财政和货币双宽松并不远。还记得那个油价的曲线图么?商品有些时候曲线形态除了说明库存情况,也能说明经济预期。




之前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准备好了4月2号的关税,他们现在的策略和2018-2019年的中国不会有任何不同,所以其实我根本看不懂一些视频到底在说什么。我相信美国在短期会收到更多关税去支持本国的财政扩张,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做备份。因为只要有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就会明白这个事情不会有止境的。


总结一下,之前说了,经济研究的结论无非就是两个,到底逢低多还是逢高空。上面这个油的形状就是我心目中美国经济的走势,在逢高空和逢低多里面我选择后者。当然每个人思路不一样,你想逢高空也没问题,选择而已。


对于中美的关税谈判,我能理解很多朋友会觉得这是没必要谈的,但其实在我看来这还没到摊牌的时候,短期一个谈判双方都有诉求,太高的关税中国会需要做更多的刺激,太高的关税美国没法做刺激,双方都不情愿。双方都处于一个摊牌不情愿但要摊牌也就摊牌,但如果可以不摊牌更好,相信时间在自己这一边的心态。


中国经济:先努力构造周期的底部,再寻找结构性底部的可能,关注组成的变化。


很多时候饭要一口一口吃,就像没有任何一个危机一开始就是大危机,也没有哪个结构性的拐点一开始就是结构性拐点,你事后去看,你会觉得1978年是一个拐点,但真的身处其中经历过1980年代你会发现充满了震荡。南方讲话后还需要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后面还有棉纺行业危机。


就像你买一个商品或者空一个商品,如果你运气好抓到了一个长趋势,极大概率你第一天的逻辑和你最后一天持仓的逻辑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多看周期性,多想结构性,而不是多看结构性,多看周期性的原因。


回到周期问题上,中国除了财政之外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都谈不上好。





这种时候,解决问题的办法从经济上来说很简单,要么进一步降低利率,利率走低后总有人贷款。要么如上图所示,政府充当经济最后的贷款人去做财政刺激。


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当下,它存在一些掣肘,利率的掣肘可能是汇率,财政的掣肘可能是底线思维。换句话说,上面说了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它依然会关注美国的不确定性,保留弹药的想法依然会存在。


现在中国经济就是,政策的应对方法可能都有所准备,但扣下扳机的时间始终迟疑,这个迟疑不是完全没道理。因为不确定性存在的时候,所有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存疑的。而且谁也不知道联储如果不降息的话,在财政扩张速度放缓之后,美国经济的走势。


比较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和以前一样,只是慢而不是不做。2024年之后,中国和之前最大的区别是理解了价格对于预期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价格不稳定,经济就不会稳定。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所以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想开枪但总觉得没等到最好的时机,如果情况恶化会给它更多开枪的理由。换句话说,当你看到经济恶化的时候,对中国一方面是一个风险,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行动的理由。所以在市场上你看到的就是,抄底的人不仅多而且信心非常充足,但追高的人就不太多而且非常猥琐。这其实是有逻辑的,我觉得市场这点没做错。我也是这样的,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回事,但在资产价格低的时候中国心态更积极。



上面说的是总量的问题,而如果想想结构的问题,美国经济未来可能是国防支出多于非国防支出。而中国可能是消费必须好于投资,因为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这个转变都是阻力最小的方法。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总结这么多年对中国的看法,我最想说的就是下面这句话:


这是一个无限责任制公司,所以它总是慢一点,但它也就是慢一点。


其实我很多时候都觉得研究美国经济和研究中国经济,都需要一点钝感力,在大部分时候美国经济的风险都不会实现,但你要分辨出哪些是真正的风险。在大部分时候你如果太敏感,你对中国的看法会超前,但如果你因为超前而失落选择绝望,那就会错两次....


黄金:传统意义上的上涨后半段,但长期的机会是存在的,这点其实之前解释过。



在降息后,机构投资者减仓,无论是Risk on的情绪,还是兑现都有可能。



降息后的ETF流入,尤其是亚洲的流入更多,美国的资金流入可能被BTC分流了很多。


这是一个标准的上涨后周期,逻辑在于,如果货币宽松有效,财政刺激有效,经济开始反弹(还记得上面那个CBO的经济预测么),那么会有比黄金更好买的东西。


当然,之前说过,任何一个危机刚开始都不像是一个大危机,所以如果货币宽松和财政宽松无效,那么在危机中黄金因为流动性下跌,在2008年2020年看过,今年4月也看过,但后面还是会破前高。


所以如果我们暂时不考虑央行购金的长期趋势,这就是一个经济预期的游戏,你觉得软着陆概率更大,那就选择下一个经济扩张周期受益的品种,如果你觉得硬着陆概率更大,那就提防流动性风险但保持黄金仓位。结合联储的思路,它不看到风险就不降息,它不降息经济硬数据就多多少少有点风险,这就是黄金目前的游戏了。



但更有趣的事情,更关键的事情可能是长期的。


2018-2019年之后,中国开始做更多的自主可控,这个事情我相信无论日本,欧盟或者其他国家和美国的谈判结果如何,在未来都会在全球更广泛发生。你无法说服一个欧洲人相信以后的世界就是零关税的,如果加拿大和英国都谈不到零关税,德国和法国何德何能?你也无法说服欧洲人相信俄罗斯的能源是安全的。


在以前的周期里面,当软着陆发生后,黄金从最高点回撤30%左右,1980年之前14个季度的经济周期,1980年之后42个季度经济周期中扩张的时候你都不用看黄金。我感觉第一以后经济周期会更快,14个季度而非42个季度更有可能,第二黄金的最大回撤在央行购金下会比30%小,我的直觉是可能减半。


未来会有很多国家拿到美元之后,不会选择100%买成美债,拿出10%左右买成黄金可能是一个常备操作。


所以我始终觉得黄金破前高买入,或者回撤5-10%买入(当然如果你觉得软着陆,那么这个数字可能要高一点,15%也许,以及那时候会有比黄金更好的商品)是一个过去两年不。就像之前说的,我觉得美国的风险并不在中期而在长期,黄金的机会亦然。


铜:这也是一个逢低买入的东西。


如果说黄金的长逻辑,是旧秩序被打破之后,需要很多财政和货币宽松去把经济拉回到趋势线(或者至少尝试)。那么铜的长逻辑就是所有人都需要更多的制造业保证自己的安全。


我今年到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好的问题是,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里,大家为了追求安全会追求什么。我的回答也很简单,要想获得安全,就必须投资安全,这是2018年之后中国把投资从地产转向制造业的逻辑,是2026年美国国防支出增加而非国防减少的逻辑,是欧洲扩张财政的逻辑。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战争金属,铜也是其中之一。这也是很多商品的长逻辑。其实铜可能只是一个先行者。后面还会有更多。


但我们不从这么宏大的事情出发,回到微观上。



昨天分享了,经济差不多在预期附近,Hard Data不错,Soft Data不好,宏观非常懵逼。所以后续铜的空头需要看到Hard Data的走弱,铜的多头需要看到Soft Data的走好。这也就是一个核心思考了,在未来1-2个月,到底是Soft Data变好,还是Hard Data走弱,其实可能这里面Hard Data更重要,因为Hard Data走弱,软数据走好也无所谓了。


我的感觉是如果硬数据不走弱...联储不一定会降息。其实铜的宏观交易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 做预期的时候,它就在成本支撑和Incentive Price之间游走;


  • 做实际的时候,它有趋势的行情。


所以这也是今年无论是年初还是4月份,在一季度和二季度,都觉得铜是一个逢低买入70000-75000的机会。因为现在就是预期。会有一天中美都回到实际的制造业扩张,为了安全。那时候才有Incentive Price之上的行情。


而再微观一些,你会发现铜的基本面并不差:



铜面对的经济比整体经济其实要更好,今年本来就是基建投资发力的时候。




你看到的曲线和库存也支持需求的判断。


所以铜的风险就是未来的宏观风险,并不是当期的需求问题。


这就是——When macro matters了。




我的感觉是,如果美国对所有人加10%的普适性关税,对中国保持20%+35%的关税,联储会延后自己的降息,等到风险发生再做应对,因为这个关税带来的一次性价格通胀,联储必须防止它变成长期通胀预期螺旋,尤其是考虑到明年的联储主席。


一个我很喜欢的看法是,如果今年有经济衰退,联储被迫快速降息应对,这也是关税衰退而不是鲍威尔衰退。而如果鲍威尔提前降息,没有风险但后面通胀失控,这就是鲍威尔的锅了。


总而言之,美国财政换挡还没结束(甚至都还没发生),货币宽松还没发生,中国依然在等待,挤牙膏式防风险。这不是一个我心目中最适合Risk on的时候。这是一个寻找结构性多空的时候,美国的国防vs非国防,中国的消费vs投资。


当然,如果中美奇迹一般达成超预期的关税协议,或者联储看到一些风险改变自己的看法,或者美股指数重新和2019年Q4那样破前高,那就看到后再说。在那之前,今年前几个月,逢低买入都是一个不错的策略,我们只是需要思考一下2025H2的不确定性比2025H1到底是更大了还是更小了。


我的感觉是,2025H1可能是软数据走弱硬数据坚挺,2025H2可能是反过来的,大家发现预期没有那么差,但硬数据可能是有压力的,如果我们运气好能看到一个中美共振宽松,如果运气不好,那可能多空组合就比单纯说一个经济方向更有价值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 2025 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将于 4 月 17 日—19 日在南平盛大举办。南平这座充满魅力的...
“学习强国”福州学习平台202... “学习强国”福州学习平台 2025 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于榕城精彩举办。活动现场氛围浓厚,众多读者齐...
不用等红绿灯!福州金山大桥又一... 27 日,福州金山大桥迎来重大喜讯,又一匝道正式开通啦!这一开通意味着过往车辆无需再等待那漫长的红绿...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能... 2025 年,备受瞩目的“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能科技赛道”圆满落幕。这场大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智能科技...
“五一”假期第四天 福州111... “五一”假期第四天,福州的文旅活动如同一桌丰盛的“大餐”,精彩纷呈。111 场文旅活动遍布各个角落,...
提高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业务水平... 福州高新区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培训会。此次培训会旨在提高防汛抗旱和防灾减灾的业务水平。培训中,专业讲师详...
爸妈的福利到账啦!福州高新区高... 爸妈的福利到账啦!在福州高新区,高龄补贴领取流程清晰明了。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只需携带相关证件前往当地...
致敬五一:福州高新有高手 在福州高新的这片土地上,有一群令人敬仰的高手。他们在五一的假期里,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双手创造...
原创 中...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靠近山水的地方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虽然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过时,但直...
东方红资管官宣:41岁原国信资... 千亿券商资管新任总经理落定。 5月9日,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红资管”)公告称,原...
股票行情快报:美年健康(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美年健康(002044)报收于5.34元,下跌2.73%,...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财联社5月9日电,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
通告!福州高新区统一行动!切勿... 福州高新区将开展统一行动!为确保公众安全与健康,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切勿直接接触相关事宜。此次行动旨在保...
“项”上发力抢春光!流洲安置房... “项”上发力抢春光!流洲安置房(A 区)项目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春日的暖阳中熠熠生辉。如今,它提前...
高新区30余家侨企代表共话发展 高新区 30 余家侨企代表共话发展,这是一场凝聚智慧与力量的盛会。现场氛围热烈,侨企代表们积极交流,...
丫霸!高新区这所学校让书香“活... 在高新区,有一所学校可谓独树一帜。它巧妙地让书香“活”了起来。校园内,随处可见精心布置的阅读角,古朴...
福州高新区:扬起“科创”风帆 ... 福州高新区正扬起“科创”风帆,全速挺进“深蓝”。这里汇聚了众多科研力量与创新企业,宛如一片充满活力的...
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高新... 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高新展现出“高招”。这里汇聚了众多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如专利代理事务所...
福州高新区第二季度12个重大项... 福州高新区在第二季度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12 个重大项目盛大开工,总投资约 86 亿元。这些项目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