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齐鲁银行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齐鲁银行董事长郑祖刚在会上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时表示,随着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陆续落地见效,2024年,全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平稳,资产质量持续好转。齐鲁银行规模增速、盈利水平及资产质量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记者观察发现,作为山东城商行“一哥”,齐鲁银行2024年资产规模、存贷款业务及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资产质量指标持续优化。然而增长背后亦有“增速下滑”隐忧。
历史数据显示,齐鲁银行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已连续三年呈现下滑态势,增长动能明显减弱。此外,2024年该行因“信贷业务违规”收到监管开出的千万元级罚单,这一金额创下当年城商行罚单之最,为其内部合规管理敲响警钟。在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双重考验下,齐鲁银行将如何作答?
净息差持续收窄,营收增速连降三年
根据年报,2024年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6亿元,同比增长17.77%。
虽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但营收同比增速已放缓至4.55%。历史年报数据显示,2021-2024年,齐鲁银行营收增速分别为28.11%、8.82%、8.03%、4.55%,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具体来看,齐鲁银行的营收主要涵盖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其他非利息收益。其中,2024年齐鲁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1.73%,占营收比重为72.27%,依然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64亿元,同比增长12.97%,占营收比重为10.12%;实现其他非利息收益22.01亿元,同比增长12.55%,占营收比重为17.61%。
不难看出,非息收入成为拉动齐鲁银行2024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对此,齐鲁银行表示,其他非利息收益的增长主要是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增加所致。2024年该行投资收益达17.46亿元,同比增长12.67%。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齐鲁银行净利差和净息差分别为1.44%、1.51%,同比下降22个基点、23个基点。
在银行业整体面临信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齐鲁银行净息差的持续收窄,给营收增长带来了挑战。
拉长时间线来看,2021年至2024年,齐鲁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分别为 2.02%、1.96%、1.74%、1.51%,反映出齐鲁银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对公强、零售弱”,个人贷款质量恶化
在利息收入仍为主要盈利来源的背景下,资产扩张速度直接影响着银行业绩增长动力。近年来,齐鲁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1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07%,下降0.3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升至322.38%,较上年末增加18.80个百分点。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从一季报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3月末,齐鲁银行资产总额已突破7000亿,达到7163.9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68.58亿元,增长3.90%。
记者留意到,作为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对公业务一直是齐鲁银行的传统优势领域。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公司业务仍是齐鲁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相比之下,零售业务的贡献相对较小。年报数据显示,齐鲁银行在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营运业务、其他业务板块,分别实现收入69.98亿元、30.62亿元、22.81亿元、1.56亿元,分别实现利润26.09亿元、9.58亿元、14.33亿元、1.5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下同)余额2402.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51%,公司贷款不良率由上年末的1.35%大幅减少至0.95%。然而,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864.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3%,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由上年末的1.18%提升至2%。
对于个人贷款质量的恶化,齐鲁银行表示,主要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增长面临一定不确定性,部分个人客户还款能力下降。未来该行将通过持续跟踪调优个人客户评级、授信准入、贷后管理的模型和策略,强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个人贷款资产质量。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齐鲁银行立足于经济大省山东,区位优势突出,当前山东省内多重政策推动,优质信贷需求或更为旺盛,为齐鲁银行的信贷增长提供支撑,齐鲁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有望延续较高速度。
因“贷款业务违规”等问题,收到千万级罚单
与资产规模扩张同时出现的,是齐鲁银行频频收到的监管罚单。
2024年1月2日,齐鲁银行因在信贷业务方面存在15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处以罚款合计1495.13万元,其中,总行1375.13万元,分支机构120万元。时任齐鲁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陶文喆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关联交易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同业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有责任。记者留意到,这笔罚单不仅是齐鲁银行2021年上市之后最大的单笔罚单,同时也是2024年年内城商行最大单笔罚单。
2024年1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官网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齐鲁银行德州分行因信贷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0万元。
2024年12月4日,齐鲁银行临沂沂南支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临沂金融监管分局处以罚款35万元。
从上述处罚内容可以看出,齐鲁银行在内控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罚单中涉及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说明齐鲁银行多个业务条线均存在管理薄弱之处,而非个别员工的违规操作。
股东减持、股价波动,面临资本市场双重考验
除内部管理问题外,外部投资者信心似乎亦受动摇,2024年齐鲁银行遭遇重要股东持续减持。2024年7月9日,齐鲁银行发布公告称,重庆华宇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华宇”)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6369.89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32%。按减持最低价格计算,重庆华宇套现规模近3亿元。
2024年8月2日,齐鲁银行再次公告称,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8月2日,重庆华宇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该行股份1638.83万股。本次减持后,重庆华宇持有该行股份2.42亿股,持股比例降至4.999999%,不再是齐鲁银行持股5%以上股东。
股东权益的变动,引发市场对银行股东信心的担忧。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齐鲁银行股价呈现明显的过山车走势。虽然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间股价累计上涨51.35%,但截至2025年4月29日6.31元/股的收盘价,仍较其上市以来11.66元/股的历史高点相去甚远。值得注意的是,齐鲁银行在一季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11万户,较上期(2024年12月31日)减少2210户,减幅为5.11%。
与此同时,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1.17万股上升至11.78万股,户均流通市值71.36万元。公司最新总股本为48.35亿股,且均为流通股。
2024年,齐鲁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分红总额将达到12.86亿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7.62%。齐鲁银行表示,该行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充实核心一级资本,积极应对外部经营挑战,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截至2025年3月末,齐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53%、12.33%、10.25%,较2024年末的15.17%、12.93%、10.75%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面向未来,齐鲁银行提出2025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改革转型、协同发力,守正创新、强基固本”的总体工作思路。
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息差持续收窄,这位山东城商行“一哥”能否在保持规模优势的同时,补齐零售业务短板、强化合规内控,或将决定其能否在区域银行竞争中持续领跑。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