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蜜雪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是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4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4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评价】
——本文为“蜜雪冰城”篇。
出品 | 搜狐财经
研究员 | 王晓潇
食安投诉量稳坐榜首
食品安全问题堪称蜜雪冰城热搜榜单的 “常驻钉子户”。今年 3・15,蜜雪冰城一家门店因违规操作被立案调查,曝光视频里,本该丢弃的隔夜柠檬仍被用来制作饮品,店内飞虫肆意飞舞,甚至连奶茶杯盖都成了飞虫的 “栖息地”。在此之前,饮品中喝出异物、门店修改食材有效期等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即便负面新闻不断,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依旧能“拿捏”消费者的心。不少网友甚至开启幽默护短模式,调侃 “不是柠檬隔夜了,而是我去晚了”。
得到消费者宽容的蜜雪冰城也并未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躺平”。公司在2024年的ESG报告中,亮出了自己的食安组合拳。一方面,构建对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到终端消费的全流程进行质量管控;同时,公司成立由董事长牵头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细化各业务环节流程与职责,完善责任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具体责任人。
在食品安全培训层面,蜜雪冰城全年共面向门店人员开展了271场食品安全培训,参与人次超过5万。自2024年4月起,公司设置了通过食安培训考核发放“食品安全培训证书”方式,至去年年底,已有4.3万人成功持证上岗。
当前,蜜雪冰城已经取得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大咖国际还拿到了FSSC 22000等高标准的认证。
看似严密的防线下,食品安全问题依旧屡有发生。中国电子商会旗下的消费保平台今年发布的《奶茶行业投诉分析报告》显示,蜜雪冰城已连续数年稳居国内茶饮业投诉榜首,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吐槽的 “重灾区”。
究其原因,或许与蜜雪冰城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门店网络脱不了干系。公司几乎所有门店均由加盟商经营,庞大的规模使得总部难以实现全面监管。同时,一些门店为了压缩成本和应对经营压力,在食材使用和卫生管理等环节降低了标准,从而导致问题频发。
为了整治这些乱象,蜜雪冰城在检查考核方面建立了多层级的监督机制。经营顾问负责日常的“贴身辅导”,市场各片区的质控组“突击检查”,总部门店稽核部开展“飞行检查”,食安管理部专注于风险排查,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不过遗憾的是,报告内容停留在“流程展示”层面,在检查次数、门店问题比例以及监督整改实际成效等方面,这份报告中均未提供具体的量化数据支撑。
此外,应对消费者投诉方面,据蜜雪冰城在ESG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公司全年共接到关于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客户投诉1.53万件,平均每百家门店33件。
为有效处理投诉,蜜雪冰城在总经办下设客诉管理部,负责投诉工作负责投诉受理、处置及跟进工作,并对投诉处理的时效和频次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公司也注重保障门店权益,在门店认为自身无责却被冤枉时,可以通过申诉平台提交事件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据公司调研的年度满意度数据,2024年整体满意度达89%。
环境账本未算门店账
温室气体排放上,蜜雪冰城的2024年运营(范围1,2)碳排放总量为9.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比2023年翻了一番。其中,范围1直接排放1.84万吨,范围2能源间接带来的排放7.23万吨。从营收以及产量的排放强度来看,每百万元营收排放3.62吨二氧化碳当量。
落到具体的“能耗以及物料消耗”方面,2024年,公司能源消耗总量达24万兆瓦时,同时使用了214.32万吨水;以及吸管、塑料杯、纸箱等包装材料总量26.83万吨。
再看产品环境足迹细节,每吨产品用掉相当于320度电的能源以及2.86吨水,并产生0.12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2)。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关于环境影响的统计范围仅涵盖旗下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大咖国际、集团办公楼及自营门店,而遍布全球的4万家加盟门店产生的环境影响,未被记录在册。
不过,这一统计方式也有其合理性。蜜雪冰城在上市申请资料中指出,其主要客户为加盟商。事实上,蜜雪冰城的内核可以看作一家供应链公司。
依托“蜜雪冰城”和“幸运咖” 两大品牌,蜜雪冰城通过极致的加盟实现规模扩张。在此模式下,公司授权加盟商开店,加盟商需向蜜雪冰城采购日常经营所需的物料与设备。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门店总数攀升至4.65万家,同比增长23.7%;而自营门店数量持续减少,目前仅剩17家。
此外,公司设立了节电、降碳、节水以及包材可持续的4项量化目标,同样集中在生产端:以2023年为基准年,到2028年,每吨产品的用水量减少3%、用电量减少3%、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同时,再生纸浆制成的纸板包材比例由2023年的60.80%上升至65%。
图:蜜雪冰城环境目标
为兑现环保承诺,蜜雪冰城在生产端进行能源结构调整。2024年,公司位于河南、重庆、广西、海南等生产基地布局光伏项目。其中,广西生产基地光伏项目年发电量为2614兆瓦时;河南工厂于去年年底完成相关组件安装,预计年发电量6000兆瓦时。同时,公司还开展绿电交易,在报告期内共计购买绿电2.4万兆瓦时。
然而,在碳排放核算层面,公司尚未涉足范围3碳盘查。但在港股上市的聆讯资料集中,蜜雪冰城表示,会在取得2024年数据后,启动对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评估,并在 2028 年环境目标里提出削减物流运输、员工差旅通勤及上游农业环节的范围3碳排放计划。
但在其2028年环境愿景规划中,蜜雪冰城依然未将数量庞大、快速扩张的下游加盟门店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纳入考量。
加盟商突破2万
员工薪酬及稳定性方面,根据年报数据,蜜雪冰城员工队伍规模达7025人,包含股权激励费用在内的员工薪酬总支出达到14.48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3%。
不过,ESG 报告里的员工总数有所“缩水”,这份报告统计口径下,公司员工总数为6621人,比年报数据少了约400人,其中30岁以下员工占比达60%。员工整体流失率为23.5%,
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过往数据来看,2023年,加盟店同样占比99%以上的茶饮品牌“茶百道”员工流失率为38.7%;直营占比超八成的“奈雪的茶”,员工流失率达到50%。
加盟商是蜜雪冰城版图扩张的“主力军”,2024 年底数量突破2万大关,同比增长 25%。然而,由加盟商雇佣的庞大员工群体却游离于统计范围之外。而过往案例中,已有数起蜜雪冰城门店因违规用工被当地人社部门处罚,此类负面事件冲击着品牌形象。
尽管公司宣称将通过常态化开展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加盟商规避用工风险,同时定期组织劳动法相关培训,强化加盟商合规用工意识,但从目前报告来看,公司在实际监管举措与数据追踪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财报数据,蜜雪冰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39.8%。其中,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242.1亿元,同比上升21.7%;加盟和相关服务收入6.2亿元,同比上升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