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谣言攻陷家庭群,想辟谣的年轻人被骂“那你多吃”
创始人
2025-03-12 09:04:05
0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食品谣言如同病毒般在家庭群中迅速蔓延。一些毫无根据的虚假信息,轻易地蛊惑了长辈们的认知。当年轻一代试图通过科学知识和权威渠道来辟谣时,却往往遭到长辈们的抵触,甚至被骂“那你多吃”。这种现象反映出两代人在信息获取和认知上的差异。年轻一代更注重科学和理性,而长辈们可能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身边“经验”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让大家能够理性看待食品信息,避免被谣言所误导。


辛吉飞的“科技与狠活”名言在互联网上传播两年半后,好消息是许多人开始养成买东西前先看眼配料表的习惯。


坏消息是在新一轮食品谣言的攻势下,不少人、尤其是难分辨谣言的爸妈辈网友已经草木皆兵。


到了买盐时看到配料表里有氯化钠都会惊慌的程度。



图中的“辛吉飞严选”并非辛吉飞本人账号


前段时间有条号称“僵尸玉米”的视频爆火,一位博主看似怒气爆棚地在视频中“揭秘”称存在冻了许多年的僵尸玉米。


说僵尸玉米全是科技与狠活、刷过小甜水,自己妈妈吃了僵尸玉米后都魔怔了、不肯吃无添加的。


尽管视频内容没有任何出处与证据,“僵尸玉米”到底长什么样、被用在哪也一点没说,这个骇人说辞依旧迅速传播开来。


后来@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发视频反驳抨击,指出这是典型的食品谣言、毫无根据。



目前原博主疑似已改名、原视频已消失,但“僵尸玉米”的谣言却已经流传开。


不少人刷到“僵尸玉米”的词条后,看着手里自家煮的玉米都起了疑心。


大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天然关注度,逐渐成了一些博主眼中的商机。


在视频伪证和AI生成的加持下,许多会被转发进家庭群的谣言开始变得离谱又荒谬。


造谣“科技与狠活”的谣言,自身就是大狠活


“僵尸玉米”的谣言视频传播之初,其实就有不少网友发现了可疑的端倪。


首先是视频里完全没有任何具体出处或描述,只笼统地说市面上有僵尸玉米,言语间似乎在剑指市面上卖的那些真空包装或冷冻保存的玉米。


模糊扫射玉米的态度,让许多人刷到后脑袋上直冒问号:


“东北冬天里经常把玉米放户外冻上保存啊?合着我从小吃僵尸玉米?”


“按照他的定义,玉米摘下来就是死了,打包就是装棺材、就是僵尸了,万一哪天发芽了,是不是还算诈尸。”



真材实据没有多少,带脏字的情绪输出却很多,又是为农民抱不平、又是骂人心坏。


最让熟知网络套路的年轻人一眼识别出不对劲的,还是点进该博主的主页与直播间后发现他在卖货——你没猜错,他在卖玉米。


整套糊弄玄虚的逻辑概括起来无非是“市面上有僵尸玉米、别随便买,要买就来我这”。



好笑的是视频中博主对僵尸玉米的唯一形容是“冷冻过”,但他自己售卖的玉米同样是冷冻发货。


冷冻本就是鲜玉米储存时再常见不过的一种手段,常温下鲜玉米没几天就会变干或变质。


一边给正常的科学技术泼脏水,一边又只能偷偷依赖它做网上生意。



像僵尸玉米这类乍一听骇人惊闻、仔细一想是无中生有的谣言,早年间也很多,像什么无骨鸡爪是老太太啃出来的、肥皂是尸油做的。


这些谣言,当年在纯靠“我听说”的口耳相传环境下都能传遍全国。


如今升级为所谓“有图有真相”的视频版后,更是骗到了长辈们的心趴上。



我顺着网上类似“揭秘食品安全”的词条随便一搜,就发现了大批神似“僵尸玉米”的词条:


塑料大米、人造红薯、人造鸡腿、人造卷心菜、死猪火腿肠馅料等等。


它们无一例外,都对一些原本正常的视频进行了张冠李戴的操作。


以人造红薯为例,网上流传的视频大多是下面这幕,一个人往水中滴入不同颜色的液体、等液体凝固后捏成红薯形状。



许多号为此配的标题是“连红薯都有假的!”“你还敢吃红薯吗!”。


部分博主带上自家孩子拍reaction,大人面色凝重地看完视频后扭头训诫身旁的孩子:“看到没有,现在知道为什么不让你吃外面的东西了吧。”


但实际上,原视频只是一个食物模型的制作视频,把融化的蜡液等原材料导入水中冷却定型,根本不是什么人造红薯。


我还搜到了同一视角制作肉类模型的视频,还好它没被传播开来,不然谣言词条里又要多一条“人造猪肉”。



“人造卷心菜”也是同类型的谣言,视频是日本综艺探访一位爱做食物模型的老爷爷的节目片段。



与此相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所谓“塑料大米”,其实是塑料厂家正经生产塑料颗粒的视频。


只是因为白灰色的塑料颗粒看起来有点像米,就被一些账号“看图说话”式的描绘成“塑料大米”。


编故事还编得有鼻子有眼,胡诌称塑料大米是用在速热米饭里的。



而所谓“人造鸡腿”,则是把商家做鸡翅包饭、鸡腿包饭的视频安上了造假之名。


如果细看,不难看出视频中的人是在往鸡皮里包馅料,而非后期配音说的塞次等肉、淋巴肉。


然而这类传谣视频往往只截取几秒镜头,再叠加上突出震惊情绪的摇晃、画面变形特效,真相很容易被淹没在尖锐的情绪倾泻后。


十几秒的视频看完后不会记得画面细节,只会记得配音里大喊的:“这年头连xx都是假的,全都是狠活啊!”



谣言受害者,不止父母辈


明明是纯“看图说话”式造谣,这类谣言还偏偏喜欢打着正义凛然的旗号。


出镜的博主或紧皱眉头,或愤怒嘶吼,言必及“民以食为天”、“做人不要太过分”。


视频结尾往往还会出现几句经典道德绑架台词,“我知道这肯定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必须让更多人看到”。


谨慎点的博主会在视频里加上一两句“免责申明”,例如“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万一是真的我不能当做没看到”。


部分辨别力稍差的网友听完后很容易上头,立即顺着指挥点赞转发起来,无痛帮人家完成了数据KPI。


又或是着急忙慌地点开博主推荐的“无污染无添加”商品下单。



有网友称自己某天回家发现外公网购了6包盐,并勒令全家以后不要随便到外面商店买盐、“可能有添加剂”,之后需要的话得去一个网上主播那买。


“现在我们家就像穿越回了古代,盐还得分官盐和私盐。”


“从那个网红买的是官盐,贵点、但能放明面上。大姨不信邪从超市促销买回来的盐是私盐,拆包后就倒进调料罐里,不让外公发现。”


“僵尸玉米”事件里,卖货直播间内也有听信了说辞的网友着急提问“哪个是你自己的产品”。


把这些打假博主,视为了诚信的代言人。


离谱谣言传播开后,不仅听信谣言的普通人受了害,不敢吃这、不敢吃那。


被挪用视频的正规商家也是受害者,莫名就成了被口诛笔伐的“黑心商人”。


像是市面上流传最广、版本最多、频率也最高的“淀粉肠原料”传言,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个视频被打上相关标签。


这一过程中,被误伤的场外商家数不清。


下面这个被打上“丧尽天良”字幕的画面,被传是淀粉肠原料都是用带毛整鸡、洗都没洗的死猪做的。



评论区清一色惊叹:“再也不买火腿肠吃了。”



经查证该视频源于一个售卖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的厂家,并非什么淀粉肠厂。


直接把一整只鸡、一大扇猪肉放进去搅碎,更多是为了展示绞肉机的性能、肉里的小骨头都能粉碎。


搅完后肉泥的用途也说得很明白——喂狗喂鱼。


也不知道第一个把它造谣成淀粉肠原料的人怎么想的,偏要和狗、和鱼抢吃食。



淀粉肠谣言火起来后,这家绞肉机设备厂家的评论区被先入为主、信了谣言的网友攻占。


哪怕厂家指出是这用于养殖,也有思维陷入谣言模式的网友坚称:“说不定会被人买走做淀粉肠呢”。



与此相似的例子还有一个卖蛋白生物肥料的厂家。


原本在账号内分享视频,是为了展示自家的蛋白酶肥料是用鸡架子、鱼骨头等真材实料制作。


结果正常的肥料制作视频,也被造谣账号盗走称是“淀粉肠”。


原视频内,厂内工人穿着正经工作服,分明在堂堂正正地从车上卸原料。


到了造谣号口中变成“一位大叔急匆匆用小刀捅向袋子”,描绘得偷感十足,仿佛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谣言发酵后,@中国食品报融媒体找到厂家,想要一段原视频用于辟谣。


最初没用官号联系,只用了个人账号私信,结果厂家被谣言烦得十年怕井绳:


“我不信,我不给你,我们是做肥料的非说我做食品,胡说八道。”



劝人不信邪,比劝人信邪更难


食品谣言的基本原理,这么多年来其实没有变过。


一是化学学不好、看什么都有毒。


“一氧化二氢摄入过量会使人身体不适”或许看上去很可怕,但说人话只是“水喝多了”。



二是利用人们在新事物面前的天然抵触情绪,比如老一辈习惯了煮饭必须半小时,难以理解为什么速热米饭十多分钟就能热熟。


思索到最后,只能想出“这米是假的”作解释,“塑料大米”的谣言也就有了受众。


对常年网上冲浪、辨别能力强的年轻人来说,许多谣言一眼就能看穿不合理之处。


像是菜农正常洗菜的视频,被传成“给菜泡甲醛”。


试想一下,如果这一大池子水真是甲醛,不戴口罩和菜一起泡在水里的菜农们难道是不要命了吗。


部分造谣视频让人看着都忍不住发笑,对着洗土豆的画面咋咋呼呼地说:“你看这水的颜色,这么浑,不是药水是什么,泡完药水后菜都变色了”。


拜托,土豆的名字都叫土豆了,它被挖出来的时候身上带土啊,洗完它的水当然是浑的。


洗完后变色了,那是表面的泥巴被冲掉了啊。


有一种常见谣言视频,套路是“用显微镜来看xxx里有多脏”。


先剪几秒把食物切片后放到显微镜下的片段,后面衔接许多寄生虫在乱窜的微观视频。


假装是在进行科学观测,但越想装权威、反而越让人怀疑“九漏鱼”。


比如一个检测淀粉肠(没错又是它、老演员了)的视频中,“科学家”从肠上剪下了目测半厘米厚的火腿肠片,放到显微镜下。


但凡初中上过化学课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课都知道,样本切片要够薄、要能透光。


切这么厚的淀粉肠片,是留着夜里泡泡面时加餐吗。



低智谣言实在太多,导致现在许多人对铺天盖地、被严重滥用的“科技与狠活”说辞感到厌烦。


有网友做出“水果配料表”的梗图,嘲讽一些人如今谈化学色变的现象。



且毫不留情面地拆台那些强行煽动焦虑的套路,一条名为“解谜外卖过桥米线”视频下方,最高赞评论不是恐慌,而是“感觉蛮方便的”。


因为视频里所呈现的步骤,是用骨汤酱包冲泡、添加各种香料粉、往里加辣椒酱等等。


看起来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味精、盐成分多,钠含量偏高。


被网友锐评:“平常吃泡面也是这个步骤,放浓缩的酱包粉包”


在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及辟谣相关的评论区里,两派针锋相对。


不少年轻人试图给亲人朋友辟谣时只得到了“那你多吃点”的反怼,谁也不服谁。



当渲染食品焦虑已成为一门被验证过、有效的生意,许多“揭秘”不可避免会被视作热门题材,被流水线化地制造出来。


“科技与狠活”的源头辛吉飞,网上带他名字的带货账号能有几十个。


当中多少是本人的号、多少是蹭名字的号,难以分辨。



辛吉飞本人去年及近期少数视频也被网友们质疑“有些强行”。


一则发布于去年9月19日视频中,辛吉飞来到市场买阳澄湖大闸蟹没买到。


和商家聊天后得知“整个市场没有阳澄湖的蟹”,得出这行水太深了的结论。


但问题是,去年阳澄湖开湖捕捞时间是9月25日。


在此之前市面上任何市场当然都买不到阳澄湖大闸蟹,哪怕去阳澄湖边上也不行,还没开始捞呢。


前段时间一则“勾兑醋”的作品也被质疑有些掩耳盗铃。


视频开头先造势称“哪怕收律师函我也要揭秘”,但实际用于揭秘的并不是醋,而是一款“醋味调味汁”。


它们俩的区别就像牛奶与乳味饮品,一种是奶,一种是奶味的风味饮料。


不少人认为,平常一般谈及勾兑醋、勾兑酒,说的都是用假料顶替了真料、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但这款“醋味调味汁”不存在欺骗,它明明白白写了自己就是“假醋”、也因此异常廉价,觉得视频存在含糊、误导的嫌疑。



从评论区看,许多网友的确误以为这是在揭秘真醋,研究起了自家的醋还能不能吃。


人们对食品安全话题如此敏感,是因为它的确关乎民生口粮,没人愿意被蒙在鼓里。


“科技与狠活”的口号能传遍全网,也证明大众对食品安全的公开、反应、处理等机制还无法百分百信任,仍有可改进的空间。


只是换个角度来看——被谣言摆弄情绪、利用牟利,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被蒙在鼓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楼房子究竟值不值得买?住了3... 一楼房子究竟值不值得买?住了3年的过来人劝你,看清这5个缺点! 3年前,我的朋友阿伟因为要结婚买了一...
我穿的一次性内裤,原来早就被陌... 当我发现自己穿的一次性内裤竟然早就被陌生人摸过时,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震惊与恶心。那种私密物品被他人触...
央行重磅发布!前两个月人民币贷... 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0.5...
第三次“瓜分狂潮”,谁在肢解2... 世界局势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瓜分欧洲成为未来的重要议题。这不是预言,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历史的车...
【提示】您有一份《上海国际科技... 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充分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切实做好《上海市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五五”规划...
上交所出手!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等... 【导读】安芯电子IPO造假,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国元证券被予以通报批评,保代、会计师被停业6个月 中国...
乌总统泽连斯基决定组建代表团 ... 当地时间3月15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决定组建一个代表团与合作伙伴进行和平谈判,...
3比0张本美和 王曼昱进WTT... 2025WTT重庆冠军赛女单1/4决赛,王曼昱 3-0战胜日本选手张本美和,晋级4强。祝贺,继续加油...
聚焦“3·15”:天府新区开启... 本篇文章约18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3月15日 四川天府新区2025年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
原创 3... 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第一个行业乱象:翻新卫生巾。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
“全国食品安全举报系统”拟于5... 记者今天了解到,为进一步畅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用餐单位内部举报渠道,鼓励引导食品从业者及相关人员...
区领导走访重点企业调研发展需求 3月14日,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吴强带队先后走访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卡博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实...
市场监管总局:电商“智能客服”...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记者赵文君)“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消费投诉面临哪些突出问题?根据...
当美元不再“避险” 当美元不再“避险”,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巨大变革。长期以来,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避险资产,在国际...
2万座加油站消失,中国正在悄悄... 一场惊天变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去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5.53亿吨,同比下降1.9%。 除疫情影...
A股:科技主线形成,观望待突破... 【股指观点:市场形势复杂,投资策略需灵活应对】近期股债商相关系数弱化,A股主线或由宏观转向科技,中证...
李飞飞:公共部门资助,对创新生... 李飞飞在公共部门资助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的资助为她的研究与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得她能...
宇信科技:3月13日接受机构调...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3月14日宇信科技(300674)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13日接受机...
【投融资动态】美图半导体股权转...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3月9日公布的信息整理,苏州美图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融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