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费不足,宏观经济最大灰犀牛
创始人
2024-09-27 05:29:02
0

过去的这个中秋假期,可能是消费市场最疲软的假期之一。

为期三天的中秋假期早已经划下句点,但关于中秋假期的争论却迟迟没有散去。

除了调休这一机制惹人关注之外,另一个被刷屏的,就要属消费了。

文旅部9月10日引述携程数据显示,国内中秋连假期间的单程含税机票均价为人民币770元,这个数字和去年中秋国庆前三日相比,价格直接下跌了四分之一。

另据“去哪儿大数据”平台的统计显示,中秋假期期间,国内前百大酒店中,有三成酒店的预定房价与淡季的价位相当,未见涨幅空间。

除了酒店和机票之外,最具指标性的月饼销售也严重下滑,根据消费品线下零售检测机构“马上赢”数据,今年中秋前夕,主要门市的月饼类产品销售额近乎腰斩,比去年下滑四成五,且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降。

消费降级,背后的另一层含义其实就是通缩,是市场中活钱流动太少,而死钱又太多导致的,面对中秋这样一个极具消费拉动效应的节假日,都出现了未涨价甚至价格下跌的现象。

靠节假日拉动消费,可能要成为过去式了。

无独有偶,就在中秋节前夕,本月初的时候,人行前行长易纲就公开示警通货紧缩压力加剧,不少专家学者也跟进,力促积极应对。

而这一次中秋假期,更是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

中秋团圆,是我国历史非常悠长的文化,如果这一轮中秋的刺激消费都尚不明显的话,那么可想而知,即将到来的国庆甚至是元旦、春节,我们的消费下滑的趋势,必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消费不足,连带着生产端和消费有关的一切行业,都会受到重压。

根据华泰证券的分析报告来看,受到国内需求偏弱和库存偏高的影响,今年中秋期间,中秋四件套:红酒、月饼、茶叶和大闸蟹的销量均出现量升价跌,市价同比走跌超过10%。

过去一部分人不吃月饼,还可以说月饼不好吃、热量高,但今天越来越多人不买月饼,则可以很好理解为,消费降级。

除了中秋假期消费低于预期之外,统计局9月14日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也显示,我国存在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首先就是工业增加值已经连续四个月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较7月滑落0.6个百分点。

其次,房地产市场还在持续低迷。今年1-8月的新建商品房的销售额近6万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3.6%,房屋新开工面积也同比下降了22.5%。

房地产下跌,可能是影响消费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过去人们敢于消费,敢于升级消费,是因为买房的家庭能够看到房价每年在上涨,自己的财富和资产一直在升值。

但随着今年这一轮房价已经较2021年的高点跌去了30%,那些在2020年前后买房的人,亏损无疑是巨大的。

最近也看了比较多的卖房中介视频,在二手房市场中,大量的人在2019年到三年新冠病毒期间买房,而现在的房屋价值普遍跌去了几十万,算上贷款利息等等,几乎普遍性地亏损了几十万。

这对一个正常收入家庭来说,几十万的损失,可能意味着不吃不喝好几年的全部收入。

这部分的收入损失,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到他们的消费上。

消费低迷,事实上就是通缩的迹象。

在9月6日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人行前行长易纲就直言不讳称,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抗通缩压力上”,易纲强调,中国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尽管过去数年,我国的CPI涨幅微弱,但鲜少有人公开讨论通缩问题,而这次,易纲的发言算是把通缩问题摆在了台面上来讨论。

公开讨论的好处显而易见,能够引起重视,也能够让大家了解我们当下的结构性问题,有助于消费信心的恢复。

就在易纲第一个表明这个词汇后,多位知名经济学家也纷纷发出示警。

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直言,对多数人而言,应对通缩的核心词“更务实一点”。

连带着,管清友给年轻人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失业、失业之后尽量找工作、能不花的钱尽量少花、及“不要把时代的红利当作自己的本事”。

除了管清友之外,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9月初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4”上也说,当前宏观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居民异常的储蓄增长,导致内部有效需求不足。

要想应对通缩风险,我们就必须要把指标放在消费上,一切围绕刺激消费去做出财政扩张和货币刺激,这是我们应对通缩的关键性决策。

但如何刺激消费呢?

一方面我们看到居民异常的储蓄增长,但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内部有效需求不足。

这大致上是两拨人。

第一拨人,他们有钱可以储蓄在银行里,卖房、卖股票、卖一切资产变现,把资金存放在银行里,这是最安全最保险最稳妥的做法,这部分人有钱,但是出于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选择了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第二拨人,他们是你我这样的更大群体的普通人,没什么存款,甚至还负债累累,他们没有给银行贡献储蓄,但由于没钱,也很难贡献消费。

他们的有效需求不足,更多指的其实是没钱消费,收入低、工作不稳定,生活成本高,导致了他们没有闲钱消费。

而今天要应对通缩,应对消费不足,一方面是需要鼓励有钱的人,把存在银行里的钱拿出来消费投资,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更多的资源倾斜到那部分没钱消费的群体上,增加他们的消费,降低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有钱消费。

今天我们看到,央行的降息降准已经下调了不止一次了,但刺激有钱的人拿出来消费投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接下来随着美元降息,未来预计央行还会有降息、降准的空间。

如果还不消费,那么就继续降息、降准,直到这些人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投资为止。

银行降息降准,这还仅仅只是治标,无法治本。

今天人们不消费,不投资背后更多还是基于信心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因此接下来还应该出台更多保障市场信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举措,稳住市场信心,给予市场更多确定性,事实上就是刺激消费和投资。

这,需要时间。

要想刺激消费应对通缩,最难的一步,其实还是那些大多数没钱消费的人,如何刺激他们的消费,就等同于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而这部分人人数最多,实施起来也最难。

参照国外经验来看,工会可能是一个路径;通过这种方式和行业谈判,建立一个更高的收入标准体系,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这是最理想的局面。

但现实情况是,在今天产能过剩、通缩的风险加持下,就业市场本就内卷激烈,谈判可能没有任何优势,更不用说这其中的阻力还重重。

这是一个问题。

过去,我们消费升级的底气大多源自房地产升值后的财富效应,而非是人们的工资增长,如今房地产一旦下行,潮水一旦褪去,我们就看到了谁在裸泳。

但事实也比较扎心,那就是几乎大多数人都在裸泳,过去他们靠着水来遮挡自己,现在潮水褪去,影响也几乎是所有人。

想象一下,整个宏观消费端的营业额、利润一旦开始下降,那么对企业来说,他们的投资回报率就一定是越来越低的。

此时,螺旋式的恶性循环就开始形成了。

消费不足,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高,企业投资意愿不高,又影响人们的就业收入,最终又反过来导致消费不足,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螺旋式下跌。

就业和房屋贬值的双重打击让居民消费一再收缩,而消费不景气,最终影响到的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基本盘。

因此,眼下唯一的重点,事实上就是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

只有消费起来了,那么整个宏观经济才有被盘活的可能性。

消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天越来越多人开始公开讨论,那么这也意味着,这件事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当地时间7月5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美国党”于当日成立,以还给人民自...
杭州东站一旅客突然跳入股道,与... 旅客突然跳入股道致G7545次列车晚点7月5日16时34分许,G7545次列车驶入杭州东站即将停靠2...
特斯拉、英伟达机器人背后的“卖... 在特斯拉和英伟达机器人的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卖水人”。他们并非直接制造机器人,却为这两大巨头的发...
巴黎正式开放塞纳河供公众游泳 5日,法国巴黎市政府兑现巴黎奥运会期间的承诺,正式开放塞纳河上的三处公共游泳区域,供公众享受畅泳塞纳...
60396人,0比0,“苏超”... “苏超”诞生了首场0比0平局的比赛。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在60396名现场观众的注视下,“苏超”诞...
7月5日起,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 日前,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2025年7月5日(含)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
印度拟对美征收报复性关税!谈判...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 印度和美国贸易谈判最后期限将至,双方仍在汽车、钢铁以及农业等领域存在分歧。印度...
破发股手回集团创新低 最大机构...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4日讯 手回集团(02621.HK)港股股价今日下跌,盘中最低价报4.70港元,为...
鞍钢股份涨1.21%,成交额1... 7月4日,鞍钢股份涨1.21%,成交额1.68亿元,换手率0.84%,总市值234.23亿元。 异动...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受理... 文/梧桐数据中心 2025年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累计受理了177家IPO企业,已远超2024年全...
雷军: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汽... 雷军7月2日晚在直播间透露,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年先优先把国内的交付问题解决以...
原创 小... 热闹的港股,迎来一家资本众星捧月的硬核玩家。 作者 | 老高 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
携手富杰助力金融开放 太平资产... 2006年,比利时富杰集团与中国太平强强联合,共同发起设立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太平资产管...
政策利好+文创“圈粉” 从“中... 政策利好+文创“圈粉” 从“中国游”带火“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单...
尼山是什么 | 四时轮转间看尼...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5日讯 春雨润物,万物生辉;夏日清和,山水旷远;秋风萧瑟,层林尽染;冬雪霏霏,天...
本田将停止开发电动SUV 本田将停止开发电动 SUV 这一消息令人意外。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积极布局的本田,如今却做出这样的决定...
国家防总对福建广东启动防汛防台... 国家防总近期对福建、广东启动了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这一举措彰显了对这两个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高度...
【ESG动态】灵鸽科技(833... 日前,华证指数公布了新一期(2025年4月30日)的ESG评级结果,灵鸽科技(833284.BJ)获...
五星级酒店集体摆摊了,什么情况... 近日,某五星级酒店竟然集体摆摊了,这着实令人惊讶。原本高端、静谧的酒店大堂,瞬间变身热闹的集市。各色...
惠而浦: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 惠而浦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